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實驗動物管理

發佈時間2023-05-29文章來源 圖書信息中心 模式動物平臺作者責任編輯高瑄 管舜瑛

截至5月末,由1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和圖書信息中心共同建設的實驗動物管理系統已平穩試運行滿6個月,累計服務全校68個課題組/平臺8000多位用戶。

實驗動物是開展生命科學和醫學等相關領域研究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隨著我校生命科學研究的快速發展以及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需求,模式動物平臺作為學校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做好平臺基礎建設、提供高品質實驗動物飼養環境和實驗動物質量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全方位實驗動物相關服務,建立動物實驗信息的可追溯性和查閱便捷性,成為平臺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經過學校動管會、模式動物平臺、圖書信息中心和財務處的共同努力,在2022年異常緊張的疫情形勢下,實驗動物管理系統建設團隊完成了調研、開發、部署和試運行,並於202212月正式上線運行。系統首期功能模塊涵蓋課程培訓、實驗動物倫理、籠位申請、動物訂購、生物凈化、胚胎/配子冷凍保存與複蘇等在線申請和審批。為了減輕科研人員和財務人員的報銷結算工作,該系統與學校財務系統對接,實現動物訂購對外統一結算和平臺在線收費。同時以系統信息為載體建立了學校小鼠資源信息共享目錄,方便校內師生查詢需要的小鼠品系,減少資源浪費。

自試運行以來,系統已完成900多單實驗動物的在線訂購審批結算服務,已有61份實驗動物倫理通過系統提交進行在線評審工作。針對之前線下審批通過的倫理方案,系統提供上傳通道,保證線下到線上的順利切換,不影響科研人員使用。人員培訓和籠位申請、計費、結算流程都在正常進行中,已經通過系統完成平臺的籠位費和技術服務費用的記錄收取工作。

實驗動物管理系統的上線有效地提升了平臺管理和服務效率,方便師生隨時在線瞭解其在動物平臺申請的各項事務進展和動物飼養情況,實現了動物實驗從倫理申請到方案實施的全流程監管,加強了生物安全和實驗動物倫理福利的監管力度。同時,實驗動物的數字化管理是在校園信息化數字基座上的擴展,通過技術賦能、模式創新、流程再造、數據驅動,來推動新業務的發展,以實現更高效的組織運營,進一步發揮信息化作為創新發展先行一步和關鍵生產力的作用。